轻工业促升级增后劲
来源:工信微报 | 作者:cyjjfz | 发布时间: 2022-06-24 | 5332 次浏览 | 分享到:

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工业大国。2021年,我国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6.9%,100余个品类的轻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16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5.9%,2020年至2021年两年复合增长率为6%。同时,轻工行业大力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实施工作,轻工消费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有力提升了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轻工业创新能力也明显增强。截至2021年,轻工行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4家,创建4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轻工业共培育了290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覆盖皮革、家电、家具、五金、塑料制品、工艺美术等37个行业,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江苏等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21年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产值占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

轻工业还大力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体系。“十三五”期间,共建设357家绿色工厂、4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公布27项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和818个绿色设计产品。

“轻工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集群优势综合体现,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国际竞争能力提升,人才支撑作用加强,为轻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张崇和说。

何亚琼介绍,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五项稳发展利长远的重要举措,包括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促进高增长的标准;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增加升级创新产品,提升质量保障水平,强化品牌培育服务,推广新型商业模式。工信部每年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已发布431项轻工产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安全发展,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引导绿色产品消费;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提高企业差异化发展水平,建设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张崇和表示,要努力实现科技轻工、品质轻工、绿色轻工、低碳轻工、智慧轻工,通过“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等重点任务,全面推动新时代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

轻工业涉及吃、穿、住、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提升轻工业供给水平、培育新增长点,《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包括增加升级创新产品、提升质量保障水平、强化品牌培育服务、推广新型商业模式等举措。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