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转移呈现出新动向,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趋势更加凸显。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位于西部的经济大省四川,正通过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这里不只是要素成本的“洼地”,更是创新转化的“高地”;这里不是产业转移的“终点站”,而是产业跃升的“始发站”。
于5月8日至10日召开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恰是这场变革的生动注脚。
一个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平台,一个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当“国字号”盛会的聚光灯再次对准四川的时候,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答卷将渐次铺陈,中国产业转移的协作新范式将跃然眼前。
在这场东部产业西迁的浪潮中,四川正勇立潮头、乘势而上。
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批量生产构型的1/4缩比模型 (新华社发)
柯拉光伏电站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供图)
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施工现场(新华社发)
锂金属固态电池成套线局部 (新华社发)
“川”越东西
厚植产业转移的“优选地”
3 月 28 日,位于资阳的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迎来里程碑时刻——长870 米的一号厂房内,首片N型高效TOPCon太阳能电池片成功下线,标志着资阳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作为仕净科技在国内布局的第二个光伏制造基地,这个从千里之外的苏州而来的“百亿项目”,在2024年的春光中破土动工,又在2025年的春光中焕发新生,用一年的光景,拔节生长成四川光伏产业版图中的新力量。
同样用一年时间孕育新期待的,还有时隔一年再次在成都召开的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据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闻发布会介绍,会前已收到1000余家企业的参会报名信息,省外有转移意向的产业项目超过300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这个数字,较去年活动的项目数量增加1倍以上、投资额增长超7成。企业为何青睐四川?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吸引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四川工业起步于“一五”时期,奠基于“三线”建设,经过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在全国产业发展版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四川更是持续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产业转型提速、新动能加速成势,为抵御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带来更强支撑。
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增速较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延续了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平稳回升的态势。有效助力2024年四川经济总量超6.4万亿元、保持全国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