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共潮生 “链”动新未来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 作者:cyjjfz | 发布时间: 2025-05-09 | 3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方位的产业基础,使四川不仅在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实践中发挥出强劲实力,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去年的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中,超85%的签约项目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地区,项目类型主要涉及四川六大优势产业中的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可谓是“双向奔赴”。同时,为护航项目落地生根,四川对签约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分类纳入省市县各级重点项目库,强化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推动转移项目加快建设。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今年一季度,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7.2%、18.1%,比全国增速高0.7、6.1个百分点。一个观点得到广泛认同——今年一季度四川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转移项目作出的积极贡献。

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如今,四川正依托“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持续深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选择四川、落地四川,进一步建强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圈,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链”动未来

打造产业跃升的“样板间”

近年来,我国通过举办多场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促使一大批重大项目在中西部地区签约落地,各省份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面对这场跨越山海的产业“接力赛”,四川如何提升“接棒”的速度与质量?窥视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已能见微知著——

从去年主题中的“共谋产业新布局”到今年的“同筑圈链新生态”,主题升级的背后,是四川对“建圈强链”的战略聚焦,更是四川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动作为。

不仅如此,本次活动的专题活动也主要围绕我省“15+N”重点产业链展开,将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医药健康产业,食品轻纺产业等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组织8场专题对接活动。

沿“链”进阶,向“新”而行,展现了四川把握好新时代产业转移趋势,着力打通堵点痛点、优化产业生态的“谋”与“动”。

早在今年初,省政府就召开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项目推进会,强调要优化产业生态、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水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样在年初,省政府还研究制定了重点企业对接机制,重点锚定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从“顶层设计”到“现实图景”,事实上,四川已然通过“链式反应”重构产业地图。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