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依托京东方等链主企业,已聚集上下游规上企业40余家,涵盖玻璃基板、光掩模版、测试设备等核心配套环节,持续完善“材料—设备—面板—终端”全链条生态,为成都建设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在绵阳,“链”上大湾区的“双向奔赴”愈演愈烈。创明新能源项目、埃克森新能源项目等一个又一个百亿级项目接连落地生根,带动相关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助力绵阳进一步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
宜宾,“链文章”依然精彩。跨越2000公里的距离争取到动力电池巨头企业宁德时代落户临港经开区后,又围绕这一核心企业,精准吸引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如今的宜宾已经深度嵌入全国乃至全球绿色新能源产业链,动力电池产销量约占全国16%。
吸引“链主”入川,是四川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和机理,主动对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有效实践。
如今,随着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的召开,四川又发出了“链”动新未来的邀请函,旨在以开放的姿态、完善的生态和创新的活力,在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上谱写新的篇章。
听,这场产业转移的“东西交响”,正在奏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