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定位不清晰、数字化转型方向不明确、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不足、人才队伍数字素养不高以及数字化投入资金有限……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数字化面临诸多挑战。
经过对家电、电子元器件、装备、医药、汽车零配件、食品等行业的深入实地调研,记者观察到并见证了部分走在前列的中小企业如何围绕“点”“线”“面”三个层面大胆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点”:关键业务场景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上,中小企业常因资金与技术的双重制约,在生产、销售、采购等核心环节遭遇技术选型之困和实施周期之长。调研显示,人工智能、5G及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逐步渗透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过程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及智能决策支持等关键领域,推动企业实现深度数字化升级。
在光纤预制棒行业,技术含量高、生产流程复杂一直是企业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该行业一直受到生产要素繁多、工序繁琐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数字化工业大数据平台,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三循环迭代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对生产全流程和全要素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我们不断优化工艺,实现了光纤预制棒成品率的显著跃升,达到了98.5%,制造成本降低了30%以上,技术和品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武汉烽火锐拓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志坚向记者介绍。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曾研制出高导电率、高强度的导线,以及大截面、大长度的超高压电缆,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西电东送、电源建设、三峡输电、北京奥运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然而,随着业务的蓬勃发展,前期数字化规划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导致系统间的信息流通出现了不畅的困境。
国网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为之带来变革。借助平台力量,重庆泰山电缆成功接入了产线业务、设备及实验数据,推动了高压、中压、低压及导地线等物资种类的设备及信息化改造。如今,在生产车间里,数据统一采集、上传和集中管理已经成为现实。
“这一变革让我们的生产车间焕发出新的生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储平介绍,自从实现数字化转型后,生产车间的间接成本降低了7%,能耗也减少了13%,产品的质量合格率高达99.2%。
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上,“信息孤岛”常常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财务、生产、研发等系统数据难以顺畅流通与共享。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建的MES系统与第三方平台的巧妙结合,打破了这一僵局。
走进位于河北唐山的汇中仪表生产现场,繁忙的生产线与一块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屏幕交相辉映。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仿佛是企业的“数字心脏”,监控着每一个细微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