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融合深入
当前,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突飞猛进,加速融入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云智联总经理王乔晨认为,大模型是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技术迭代,如同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一样,将给制造业带来生产效率指数级提升,重构行业业态。
赵刚介绍,工业企业广泛接入DeepSeek等模型,工业大模型应用平台超过100个。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达151个,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体正成为人工智能赋能行业的重要形式。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到2026年,中国50%的500强企业将部署AI智能体进行数据治理,40%的中国500强企业也将构建数据智能与模型智能的双轮驱动体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日前发布的联想乐享超级智能体是业内第一个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将从计算基础设施、数据模型、智能体开发服务等方面,帮助每家企业开发超级智能体,赋能千行百业。
王乔晨坦言,大模型落地产业仍面临诸多难题,包括成熟度不足、存在幻觉现象、缺乏可解释性等。大模型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重点应放在垂直行业,实现生产力提升和价值变现。现阶段需依靠系统工程能力,基于现有技术满足工业现场等产业要求。尽管目前大模型应用尚处于初期,但鉴于技术迭代迅速,预计两三年内有望实现生产效率全面提升。
据了解,工信部将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系列活动和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推动产业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
传统纺织空调依赖人工调节,温湿度控制不准,导致次品率高、能耗大。浪潮云洲通过打造纺织空调风机数智化运行平台,构建基于智能体的数字化孪生体系,缩小车间温湿度波动范围,次品率下降1.2%,综合能耗降低10%,年节省电费超20万元。同时,运维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30%,还能实时监测碳排放。浪潮云洲计划将智能体系统推广至100家纺织企业,预计年减碳量达数万吨。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齐光鹏表示,工业互联网与大模型技术的结合,是推动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洲以知业大模型为战略支点,深耕行业场景,破解转型痛点,助力中国工业迈向智造新高度。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工信部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支撑。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设施建设升级,加快工业5G芯片、模组、智能设备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构建新型工业网络体系,打造标识解析体系2.0版,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