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关键问题有效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来源:瞭望 | 作者:cyjjfz | 发布时间: 2022-06-20 | 7338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加强国内国际标准接轨对标和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根本。重点一是健全内贸领域法律法规,梳理并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补齐国内标准短板,加强国内国际标准对接,促进标准认证衔接,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参加国际组织的规则讨论活动及国际标准制定活动;四是选取电子商务等优势领域,以国内的市场优势换国际的规则优势,争取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从产品输出到规则标准输出,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所在。

第二,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创新,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国际上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有三种典型模式:日本综合商社为代表的外贸集团内外贸一体化模式;跨国零售企业为龙头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制造业品牌企业为主导的内外贸一体化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势,给我国培育内外贸一体的经营主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对我国而言,一是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实现流通渠道从国内向国外的延伸,增强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全球资源要素的控制力、影响力;二是要推动外贸企业转型,构建国内流通渠道体系,更好对接国内国际市场;三是要培育平台企业,架起内外贸之间的桥梁纽带,促进贸易方式创新,帮助企业内外贸业务顺滑切换;四是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品牌专利审批流程,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展会、平台等多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支持品牌企业“走出去”,提升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第三,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制度高地和发展平台,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引领,这是内外贸一体化的途径。为此,一是以开放平台为支撑,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和产业集聚区引领作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内外贸融合的制度创新,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制度高地。二是以国内市场体系为基础,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国内商品交易市场、内贸流通体系作用,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或国际商品集散中心,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支持国内商贸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三是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窗口,构建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新桥梁。特别是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平台,增进内外贸主体交流和国内外市场交流。四是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完善功能,更好对接国内国际市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范健康发展,丰富产品供给。复制推广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