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
学术带头人“一人一议”,年薪不低于80万元!6月12日,刚满“周岁”的天府实验室,面向全球“招兵买马”。170余个岗位,将充实四川战略科技力量。
一路向北,创新动力持续澎湃,“算力蜀道”正不断拓宽。本月初,成都高新区和腾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腾讯未来中心项目正式落地成都。全国领先的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研究开放平台呼之欲出,将赋能医药、交通等领域。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勉励企业抢抓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极米光电有限公司,他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近年来,四川牢记嘱托,坚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结合国家所需和四川所能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盛夏时节,鹿溪河畔,天府新区“01工程”正“拔节生长”。这里是正在建设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微光学检测区。
尽管科研载体还在建设中,但它已肩负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引领地方产业与社会发展的使命——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为大国较量锻造国之重器,开展颠覆性的光电材料、光电器件及光电系统研制。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战略情报研究所所长冷伏海认为,关键核心技术和底层技术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价值和作用。要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基础是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军工大省,创新资源丰富,创新基础扎实,有基础、有责任在“振芯”上创新突破,在“铸魂”上砥砺精神,在“固根”上厚植土壤,扛起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使命,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凉山彝族自治州锦屏山交通隧道中部,隐藏着全球岩石覆盖厚度最深的地下实验室。“90后”景明坤已在这里工作了7个年头。他和同事们试图屏蔽一切已知的噪声,打造足够灵敏的“耳朵”,听到暗物质的絮语。
这是四川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力打造的“排头兵”之一。像这样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有10个在川落地。
着力建强“生力军”,四川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组建天府实验室。今年内,4家实验室将全部挂牌,完成“组团”。
大力打造“集团军”,四川扎实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提升创新策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