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从创新成果看,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十二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走进位于广东深圳坪山的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荣耀Magic4pro超曲面屏自动精密组装生产线上,精度高达一根头发直径1/7的骨传导材料,在高精度多元摄像机的“注视”下,被自动贴装到超曲面柔性屏上。
“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和算法逻辑优化,不仅实现了0.01毫米精度、99.99%良率的精密贴装,还可实现大数据智能预警,确保了产品质量一致性。”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部长宋亦文说,今年第二季度,荣耀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310万台,同比增长88.6%。
这十年,我国制造业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
——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和75.1%,较2012年分别提高31.1和26.3个百分点,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
——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已培育建设2783家绿色工厂、223个绿色工业园区、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下降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加快形成。服务型制造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
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也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钢铁行业全面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