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点
从“四川造”氢能源客车、超高清显示屏等产品亮相北京冬奥会,到神舟载人飞船上有“四川造”仪器设备保驾护航,再到四川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国家队”……
刚过去的2022年,多个高光时刻都不乏“四川造”的身影。这一年,“四川制造”的名气越来越响,“四川智造”的招牌被越擦越亮。
进入“两会时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哪些新形势?如何聚焦产业练好内功?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
如何再认识?
建设制造强省,既顺应当下形势也关乎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大家对四川制造的认识更加深化了。”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长期关注我省制造业发展。1月9日,到达驻地宾馆后,他第一时间梳理起去年的两场重要会议——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兴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
当前,我省为何把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基础越深厚,工业的脉搏就越强劲。”毛中根以2021年经济数据举例,我省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制造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省人大代表、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副主任陈洪涛认为,“制造业是工业的‘大头’和‘家底’,也是经济创新力、竞争力的主战场,我省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既对标国家战略,也符合自身发展需求,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除此之外,当下经济形势也是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客观因素之一。去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面临很大下行压力,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是有效应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看工业化规模,看制造业发达程度。”毛中根解释,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实践反复证明,越是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越要稳住制造业大盘。
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表示,建设制造强省,顺应了当下经济发展形势,是关乎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意义重大。
路径是什么?
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要同步发力
“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关键要聚焦产业练好内功。”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副主席王晓贤认为,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已经为我省制造强省战略明确了升级路径——在优势产业高端化上做文章,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上下苦功,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