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直言川菜丢掉传统将面临一场"危机" 川人激辩
来源: | 作者:xiaopu | 发布时间: 2018-04-18 | 3783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华西都市报重磅推出《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系列报道,响亮喊出“四川人为全世界人民煮饭”、“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川菜王国’”的宏伟构想,在社会各界和餐饮业界掀起巨大反响,成为川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川菜的14年加速发展黄金期由此展开,并在2010年结出硕果。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直指技法层面的“走调变形”。熊阿兵说,“创新不等于胡来,例如在鱼香肉丝里加花生,咸烧白里加葱花,都是错的,会破坏菜的口感。”

  6年前,熊阿兵将两座百年沧桑的古寨从达州山区和成都双流“搬迁”到了华阳,打造了极具老四川风情的川菜馆。“原汁原味的老川菜才是这里的灵魂。”熊阿兵是老派川菜坚实的拥护者,红烧肉还保持着用糖上色的手法。“现在的厨师都改用老抽上色,成本就不说了,放置时间稍长,肉就会发黑,远不如用糖上色好。”

  让熊阿兵忧心忡忡的,还有食客对川菜的“刻板成见”。“除了麻辣,川菜也有鲜美。”有的厨师,打着川菜的名义,不管做什么菜都用干辣椒先炝锅,有时候还要加青红椒、小米辣。“我们做厨师的,应该要尽量保留食物本身的鲜味和营养。”

  传统川菜,用最基本的调料能做出最丰富的味道,然而现在的厨师对蛋黄酱等新调味料的依赖,让人担忧。“还有汤,老话说的‘川戏的腔,川菜的汤’,传统工艺都是用汤来调味,但是现在的厨师多用汁儿,连熬汤的程序都忘了”。

  保持传统是有难度,有“成本”的。熊阿兵认为,川菜很讲究口传心授,个性化的东西太多。坐镇厨房的大师傅每天都辗转于熊阿兵的各个分店。“比如说这个师傅擅长做椒麻味,于是他就只能一个分店一个分店地教,什么时候放什么调料。”

  倒也不是没有在产品化的路上尝试过。曾经,熊阿兵试图将鱼香味的配料都调试好,再分发到分店使用。“完全不行,调料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相互发生反应,根本不能用这种方式作出正宗的鱼香味。”

  道器之别

  不仅“卖菜” 更要卖文化卖品质

  除了口味与技法之争论,业内更关注的是“卖菜”之外的行业趋势与提档升级。

  “看来写川菜危机的这位记者需要换个导游了。”成都市美食之都促进会会长何涛也关注到了这篇文章,他以一句玩笑拉开了与华西都市报记者的对话。

  虽然只是句调侃,但何涛也坦言,眼下川菜确实正面临着转型期的困难,“比如,川菜馆子如何走出去”。

  “企业不赚钱、行业利润低是业内基本都认可的事实,川菜馆子的出路在于走出去。”何涛说,对比川菜的外地市场,在市场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才是决定川菜是否成功走出去的标志。

  “比如在美国,如果川菜只有华人吃,那么这就不算成功走出去。亲民价格能卖,高端价格同样卖得起,这才是真正成功地走出去。”何涛说,这意味着川菜要走出去,不光是“卖菜”,更要卖“文化”、卖“特色”、卖“品质”。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 技术支持:帮你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