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协同如何从“物理反应”转变为“化学效应”
来源:新华社 | 作者:cyjjfz | 发布时间: 2021-11-09 | 4747 次浏览 | 分享到:

未来,川渝两地除了要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环保、民生等政策协同对接以外,还要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行建设用地统一管理机制,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立足统一市场建设破除行政壁垒,从而更好实现资源在整个成渝地区优化配置,形成两地共商共管共赢的协同发展新局面。

唱好“双城记”五大重点方向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即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建设是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关键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在五个重点方向提速。

合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成渝地区基础设施欠账仍然比较多,特别是交通网络对外快速通道不畅,内部互联互通仍有障碍,枢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要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为导向,加快建立全方位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强化成渝门户枢纽功能。

“内联”是要强化成渝双核交通主轴,合理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提升路网通达效率和安全水平。“外通”是要多向拓展出渝出川通道,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推动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建设通江达海的对外运输战略大通道。

塑造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成渝地区形成了以“双核”为中心的发展格局,2020年重庆主城都市区人口、GDP占全市比例分别为65.9%、77.0%,成都占四川省比例分别为25.0%、36.5%。双核“大城市病”逐步显现,有走上“摊大饼”式发展模式的风险。其他城市发展水平与“双核”差距持续加大,出现“断层”,降低了区域整体发展效率和质量。

《规划纲要》勾勒了“双城引领、双圈互动、两翼协同”的空间格局。由点及面来看,首先要着力提升双核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重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成都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其次,以点带面,围绕双核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市区县加快发展,推动双圈互动,形成成渝发展主轴。第三,在川渝交界地区积极培育南北两翼,南翼重在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北翼重在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释放协同发展潜能,推动双核之外其他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链、产业链。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是未来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近年来,成渝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制造业重镇,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已具备较强竞争力。成渝地区要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的重大机遇,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共同培育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 技术支持:帮你找